学制太长?社科院会计学在职博士如何“两年破局”?
2023年,财政部《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加快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高端会计人才”,并强调“优化在职教育模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这一政策背后,是数字经济浪潮下企业对“即战力”人才的迫切需求——“证书不再是护城河,快速迭代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计学在职博士项目,正是这一趋势的响应者。其两年学制、灵活授课的设计,严格对标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的要求,帮助在职人士实现“学历+能力”双跃升。
一、职场人的痛点:学制与时间如何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课程学制为两年,分为课程学习与论文撰写两个阶段,直击在职人士三大焦虑:
1:学制过长,职业规划被打乱
困境:传统博士项目需3年以上,职场黄金期被学业挤压。
解决方案:
两年学制高效设计:课程阶段覆盖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方向选修课,论文阶段单独安排,学员可同步准备研究课题。
政策支持: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倡导“弹性学制”,社科院两年学制与此高度契合。
2:上课时间不灵活,工作难兼顾
困境:部分在职项目频繁占用工作日或长假,影响职场表现。
解决方案:
“每月两天”集中授课:“每月集中一个周末授课两天,寒暑假不上课”,学员可提前规划日程,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
北京望京校区便利性:校区位于北京核心商务区,交通便利,节省通勤时间。
3:论文压力大,难以高质量完成
困境:在职人士缺乏系统研究支持,论文质量不达标。
解决方案:
双阶段学制拆分:论文撰写单独设为独立阶段,期间安排“指导教师专项指导”,学员可结合工作问题开展研究(如“税务风险模型优化”“智慧财务系统设计”)。
学术资源支持:依托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课题资源,学员可申请参与实证研究项目,提升论文落地性。
二、社科院时间管理逻辑:两年如何实现“高性价比”?
课程阶段:
必修课夯实基础:高级计量经济学、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等课程每月两天集中授课,确保知识系统性。
选修课按需定制:10大方向选修课(如企业上市与资本运作、财务数智化转型)可根据职业目标灵活选择,周末时间高效利用。
论文阶段:
导师一对一辅导:规定“双向选择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学员可在导师指导下,基于企业并购案例完成论文,助力职业晋升。
弹性时间管理:论文撰写期间无需固定到校,线上沟通+定期面谈即可推进。
零碎片时间整合:
“不定期开展学术论坛”“企业考察游学”,活动多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避免占用工作日。
三、两年破局,抢占补录末班车!
本期社科院会计学在职博士班开放限额补录,两年学制席位仅剩少量。
如果你——
急需两年高效获取学术背书,打破晋升瓶颈;
希望每月两天学习不干扰职场发展;
期待依托社科院资源,将工作难题转化为研究成果;
请立即咨询在线老师,获取补录政策与两年学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