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课程班专业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之有道

社科院法学在职博士能否旁听其他方向课程?打破知识壁垒的职场新路径

2025年,某互联网公司法务总监王女士在处理数据合规案件时,因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理解不足,错失关键证据链。她反思:“法律人不仅要懂法,更要理解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底层逻辑。”这一案例揭示了行业趋势:法律从业者正面临从“单一领域专家”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压力。然而,传统法学教育往往局限于专业细分,导致许多职场人陷入“知识孤岛”。

转型痛点与学习阻碍

根据国务院《“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21年),企业需培养“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中,法律人面临三大阻碍:

  1. 学科壁垒:法学课程与技术、金融等领域脱节;

  2. 时间冲突:工作与学习难以兼顾跨方向课程;

  3. 资源限制:缺乏参与多领域学术交流的渠道。

社科院法学在职博士的破局之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在职博士项目,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与政策适配性,为职场人提供“跨界学习”的解决方案:

  1. 跨方向课程旁听机制

    •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5年法学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简章》,学员可申请旁听社科院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关系)的开放课程。例如,《数字经济法律规制》课程允许学员旁听《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金融科技监管》等跨学科内容。

    • 学分互认政策:部分跨方向课程学时可计入继续教育考核(依据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2023年版)。

  2. 灵活学习模式

    • 每月集中授课1次,每次2天(周末为主),减少工作日冲突;

    • 线上同步直播+回放,覆盖所有课程内容,支持异地学员参与跨方向学习。

  3. 资源高效利用

    • 共享智库资源:学员可参与社科院与最高法、华为等机构合作的线上研讨会,获取一线实务经验;

    • 导师跨学科指导:例如,法学博士生可与经济学导师联合研究“反垄断与产业政策”课题。

跨界能力已成为法律人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育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应“鼓励学科交叉培养”,社科院法学在职博士项目严格遵循此政策,通过“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确保学员在跨领域学习中同步提升。

名额有限,机遇不容错过

2025年社科院法学在职博士招生已进入补录阶段,限额招生、先到先得。对于希望突破职业瓶颈的法律人而言,这不仅是学术能力升级的契机,更是将实务经验转化为跨领域学术资本的关键一步。

点击下方“咨询老师”,获取报名资料及个性化学习规划,抢占补录名额,开启您的跨界成长之旅!

开课城市
北京、上海、广东等教学中心。
免费获取招生资料
温馨提示
  • 1按报名表所列各项如实填写,方便审核;
  • 2报名成功后,会出现报名成功页面;
  • 3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
  • 4如遇到占线或无人接听,请填写报名表,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你联系;
  • 5我们非常重视对您的信息保护,信息只用于报名使用。